「學長學姊—返鄉青年的政治實踐 汐止區湖興里里長候選人郭書成」
學長學姊—返鄉青年的政治實踐 汐止區湖興里里長候選人郭書成
「我要來領表登記。」當郭書成走進汐止區公所這麼說時,里幹事們一個個從辦公桌探出頭來,交頭接耳。承辦的科員阿姨也再三的詢問他,是你本人要登記參選嗎?眼看區公所的承辦人員都抱著不可置信的態度,郭書成以微笑回應:「當然是了,未來還請多多指教呢!」
◎青年返鄉參與政治 無黨無派堅持自我價值
目前已經登記參選汐止區湖興里里長的候選人郭書成,今年甫於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畢業,就馬上選擇以無黨籍、無政黨背景的身分,投入里長選舉。
面對這個與眾不同的「第一份工作機會」,郭書成解釋,之所以沒有加入政黨,或是從議員、立委助理開始做政治工作,是因為他不願意跟自己的理想妥協。「我覺得政治工作之所以迷人之處,是因為能夠實踐你自己的價值。如果要加入政黨,或是從助理幹起,你其實沒有太多的主體性,甚至還要違背你的價值而行。」
◎年輕作為市場區隔 承接居民對「改變」的期待
才前腳踏出大學,郭書成就立刻選擇以未滿30歲的社會新鮮人之姿投入里長選戰。然而,在就讀大學時,郭書成曾經參與過大大小小的選舉、公共議題,也曾擔任中山大學的學生會會長。參與公共事務,對他而言並不陌生。
但是,礙於年紀,郭書成在社區內的確會受到一些選民的質疑,認為他「這麼年輕,要怎麼贏那些在這邊生活幾十年的候選人?」
郭書成認為,正是因為自己年輕,而有更能夠跟上世界變動趨勢的能力。「現代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方法、新的科技在推陳出新。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,要能夠理解並調整自己的作法可能比較難;但這對於年輕人而言,就是一個能夠彌補經驗上的不足的地方。」他說。
同時,郭書成也認為年輕人相較於老一輩的人,更能夠帶給別人「希望、改變」的感覺;對於期待社區能夠有所改變的人,就比較容易把這種期待寄託給他。
◎寫實表演成為養分 戲劇專業有助政治溝通
畢業於劇場藝術學系的郭書成,時常被問及:「你唸戲劇為什麼要來選舉?」他提到,自己在學校鑽研比較多的部分是「寫實表演」,注重的是如何揣摩一個角色的各種心境或是不同的人生歷練。
郭書成解釋,社會一直以來都會把人簡單的二分成善惡兩種。對政治人物來說,也是覺得有「好的政治人物」或「壞的政治人物」。「但最好看的寫實表演戲劇,就是當你認為這個人做了不對的事情,但你會覺得他是情有可原的。你會發現,其實人沒有好或壞,而是他背後因為不同立場跟不同原因而做成的決定。」他說。
他認為,這有助於理解不同意識形態或不同立場的人的想法,並能進一步與其溝通。當不去判斷一個人的善惡,而是知道造就他「這個選擇」有一定的脈絡以及因素時,才能夠展開有效的溝通,最終造成改變。
◎從自身經驗出發 打造社區新政見
截至目前,郭書成投入選舉籌備已屆兩個月。在這段時間內,他與他的伴侶一步一步的摸索與前進,完成了選舉政見、宣傳文宣以及參選登記。
郭書成的政見擬定的政見,可以發現其中有兩個清楚的主軸,分別是長期照顧以及寵物友善社區。
郭書成所居住的伯爵山莊社區,是一個經歷了三十幾個年頭的老社區,所以有許多老年人口居住。在照顧自己失智症祖母的過程裡,郭書成發現,照顧老年人其實是一件壓力非常大的事情,不但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、沒有能夠替代你的人,甚至要時時擔心他們的安危、是否會走失等。因此,郭書成希望透過引介公部門資源、進行社區共餐以增加社會援助網,讓社區中的照顧者以及被照顧者都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而在翻開郭書成的各式宣傳品時,都可以看到一個斗大的貓掌印入眼簾。這是郭書成「寵物友善社區」的一大辨識標誌。這個想法,同樣也是從郭書成的個人經驗昇華而來。「我養流浪幼貓的時間點,剛好就是我覺得我的人生沒有價值的低潮期。看到一個生命從快要死掉長到大,我覺得養寵物這件事情有點救贖了我。」
郭書成也觀察到,自己的社區其實非常多人在養寵物,但卻沒有相應的政策以及公共設施來符合這些人與動物的需求,造成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。郭書成因而希望能夠改善社區中的軟硬體,讓社區對於寵物更友善,也藉此鼓勵老年人飼養寵物。「研究顯示,如果有養一隻寵物,對老人來說有助於增強記憶力,也比較不會感到孤單。這也對應到我想照顧老年人這個政見。」
◎突破既有選舉文化 為選戰注入活水
在未來兩個月的選戰中,郭書成計畫將會在早上站在社區門口宣傳、下午到社區活動中心與老年人聊天,晚上則是在社區內擺攤「奉茶」接觸社區居民,週而復始。
一談到街頭宣傳,郭書成就興匆匆的亮出一個自己的製作的大型可翻式手持板,共有五到六頁,寫著他的重要政見以及自我介紹。他說,由於自己居住的社區並沒有一個集散地,加上汐止是一個「台北市的衛星城鎮」,居民繁忙於通勤與工作,而較少在自己的社區中活動,因此在早上開車出門上班時,是最能夠接觸到選民的機會。
郭書成覺得站在紅綠燈打招呼實在太沒意義。在擔心擴音器「擾民」的前提下,郭書成開發出了手持板這個方式讓居民認識自己。他期待在未來兩個月內能夠定期改變手持板的內容,讓每天早上「看看他的手持板寫了些什麼」這件事,變成居民的一個習慣,以及與他隔空互動的方式。
而擺攤「奉茶」的想法,則是來自於台灣人的喝茶文化。「台灣人喜歡喝茶談天聊是非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互動方式,所以我也希望能夠把這種形式搬到公共討論跟選戰之中,用獨特卻又熟悉的方法打動居民。」郭書成笑說。
從郭書成的競選模式中,可以觀察到他在台灣的選舉文化之中融入自己的觀察與詮釋,並加以改變。他說,這樣的創意,正是年輕人參與選舉的利器,能夠為既有的選舉文化注入新的活水。
【KTP U-News記者/中山大學 鄧宇佑 報導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