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「行行出狀元-不被定型的「方陣聯合」 負責人朱伯倫跨領域整合數位內容、自動化科技與體感科技」

行行出狀元-不被定型的「方陣聯合」 負責人朱伯倫跨領域整合數位內容、自動化科技與體感科技

        「方陣聯合數位科技有限公司」是一家2018年甫成立的新創公司,目前進駐駁二的共創基地。提供服務的項目有產品研發、產品設計與整合行銷,且跨足虛擬實境(VR)、擴增實境(AR)、數位內容、自動化科技、體感科技等多項專業軟硬體領域。公司負責人朱伯倫對此表示:「千萬不要把我這間公司定型,因為我們希望能夠多元發展,培育不同領域的人才。」

◎創業,是為了不讓人才流失

        近年高雄正積極投注資源在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上。除了先後開辦DAKUO數位內容創意中心與高雄軟體園區,欲吸引廠商投資進駐,也試圖連結產官學向下扎根校園,欲構築完整的產業鏈。儘管政府招商招得用力,實際廠商進駐數量的確有增加,但據朱伯倫多年從業的觀察,人才流失的情況仍未有效紓解。


        「當初移居高雄工作的人,基本上大家在第二年的時候就陸續離開了,離開的人數還可真多啊!就我身邊認識的朋友,跟我朋友的朋友圈,加起來真的近百個跑不掉。」朱伯倫感慨地說。他特別強調人才的流失不只是跑回台北或離開台灣而已,最令人惋惜的情況是乾脆轉行不再從事數位內容產業。


        據朱伯倫剖析,高雄數位內容人才流失的原因,跟產業接單模式與南部薪資待遇有很大的關聯。他表示,縱使廠商南移,但初期南部的case量較少,主要還是以北部總公司接單再分配給南部執行,而北部的薪資待遇普遍又較南部優渥。徵才競爭也較為激烈,因此,高雄如要留住數位內容人才,依然得面臨相當大的挑戰。


        朱伯倫眼見人才不斷離開,身旁友人對南部就業環境感到失望、欲計畫離開,他雖想盡辦法努力慰留,但仍不敵南部市場變化較慢而無法說服身邊的人才。眼見人才一一離開,他反而益發努力試圖與大環境拚搏,所幸開業計畫獲得股東與朋友的支持,經歷兩周的籌備,他迅速創辦「方陣聯合數位科技有限公司」。


        提到創辦公司的過程,朱伯倫相當津津樂道。他一個月內完成設立公司的所有行政程序,包含撰寫營運計劃、籌備資金等,也成功申請駁二辦公室等工作,打造12人規模初期團隊。他以底薪三萬五以上、主管級五萬以上的待遇,作為給予既是員工也是夥伴的實際支持,期望大家能團結共同開拓VR及AR的市場,並培育更多人才留在高雄。

◎跨領域人才是如何煉成的?

        大學就讀興國管理學院(現已轉型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)網路多媒體系的朱伯倫,在學時就同時自學網路語言、遊戲語言還有3D美術製作,也嘗試撰寫腳本拍片當小導演,學生時代就對數位內容的製作產生濃厚興趣。服兵役快結束時,已順利申請上當時台北資策會的數位內容學院課程。退伍兩周後,隨即隻身揹著筆電上台北,從2D美術學起,經過三個月商業美術的訓練,他正式進入職場。


        在自己創辦公司之前,朱伯倫一路從最基層開始做起,至今已在數位內容及教育產業打滾了近十年。他待過大集團、大公司,也在中小型公司、教育單位服務過。如今成立「方陣聯合」,能夠整合研發、設計到行銷,橫跨軟體到硬體,背後的關鍵是,他不斷試著和不同領域的人才打交道、做朋友,促成了他擁有和不同專業領域者溝通的能力。「從大學二年級開始,我就確立要朝整合性人才的方向走,所有歷程全都是我有興趣的,並且也經由實際的參與和製作,完整經歷所有項目的製作流程,這間公司也正反映我現在的樣貌,幾乎什麼人才都有。」他笑著說。


        朱伯倫在台北求職過程中,先是擔任過壹動畫的美術設計,後來在樂陞科技從事遊戲主機3D美術設計,從影視動畫到手遊、網路遊戲、主機遊戲,甚至也一度從事過幼教內容設計。他在台北入行半年,也利用下班及假日時間投入教育,培育更多遊戲美術人才。


        回高雄後,朱伯倫先是從事室內設計,之後則轉戰至智崴科技公司程式部門擔任技術美術人員(Technical Artists),協助公司企劃、美術與程式部門,及協助管理外部團隊,跨單位跨領域溝通;後來他迅速獲得升任主管的機會,開始管理內外團隊,業務範圍甚至跨足到須和硬體方面的人才溝通。


        同時,朱伯倫受大學時的老師邀約,也同樣利用工作之餘,到大學兼課,並成立南部少有的Unreal Engine講師團,把業界資源與人脈導入校園,讓學生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學習業界製程。


        在智崴科技服務時,朱伯倫知道義聯集團曾和智崴合作飛行劇院專案,讓智崴成功轉型、站穩全球市場。因緣際會由友人介紹,他轉戰到義聯集團旗下的視覺特效公司服務,從事整合規劃及專案管理。他發現雖然在集團內工作較為穩定,但如果要集團投入更高的成本到新的AR、VR市場研發,則需要考慮的層面就較多,但市場是不會等人的,這讓他意識到「人才如果等太久就是會流失的。」遂萌生自己出來開業的念頭。


        朱伯倫這段近十年的從業歷程中,不僅有技術能力的提升,從小職員做到管理職,也歷練出與不同領域的人才溝通的能力。他認為其中的關鍵訣竅在於:「跟不同領域的人當朋友,並且傾聽跟了解他們的需求,協助找尋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。」直到現在,他溝通的對象已經跨到不同公司的負責人,透過與負責人的聊天過程中,更可以了解不同的營運策略與市場發展方向。

◎興趣搭配Google,保持敏感不被定型

        對於如何能保持熱情且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及知識,朱伯倫笑著說:「就是不斷的Google!我真的從大學就開始善用Google的。」他認為和中國大陸的人才競爭下,能夠Google是台灣的一大優勢,因為網路自由不受管控,可以靠著網路自學,可以看到國外的各種技術發展的樣貌,藉此保持產業敏感度。


        朱伯倫不吝嗇地分享他的Google密技,「目前唯一不收我學費的老師就是google。我不斷地google、用不同的英文關鍵字尋找,找到了之後做案例分析,分析該案例的優缺點。分析完之後,反而能變出一個能夠彌補它缺點的一個產品。」甚至他也鼓勵學生在課後之餘,以Google為師,努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,及隨時對就業市場的變化有所了解。


        朱伯倫舉公司研發的VR劇院的體感平台為例,他先透過Google分析國外的案例,觀察別人的產品限制,進而開發出3軸旋轉的新式體感平台。產品開發過程結合自動化科技與體感科技,讓觀眾可以享受VR帶來的身歷其境。「方陣聯合」的企圖不只如此,除了持續開發VR和AR的數位內容外,未來還會與營運商合作建立VR劇院據點,也會和台灣硬體製造商陸續合作開發AR眼鏡與VR周邊設備等產品。


        朱伯倫親手打造不被定型的「方陣聯合」,正蓄勢待發準備進軍國際。

 

 

【KTP U-News記者/中山大學 楊家華 報導】

方陣聯合創辦人朱伯倫(朱伯倫提供)
方陣聯合創辦人朱伯倫(朱伯倫提供)
AR科技應用的專案現場( 朱伯倫提供 )
AR科技應用的專案現場( 朱伯倫提供 )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