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「產業一把抓—Garmin重視垂直整合 語言能力不可少」

Holland Code : ICR

 

產業一把抓—Garmin重視垂直整合 語言能力不可少

        導航系統早已充斥你我生活當中,但你知道它是怎麼出現的嗎?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Garmin),與中山大學諮商與職涯發展組合作,舉辦徵才說明會,介紹公司目前的發展現況。

◎Garmin經營不設 垂直整合提高利潤

        Garmin於1989年創立,由Gary Burrell與高民環於1990年成立。Garmin人力資源部門的Mike說明,Garmin以GPS技術為基礎,拓展不同的商業領域。 除了發展車用導航,Garmin也生產船隻、山脈、航空方面的GPS相關產品,甚至為運動者提供專業手錶,可以應用於游泳、自行車等方面。


        Mike舉例,海外的民用飛機當中,約有七成使用Garmin的GPS系統。Garmin採用的商業模式是直接跟航空公司合作,並於在生產過程中,就將設備裝入飛機體中。在航空導航系統中,不僅提供使用者資訊,同時也提供觸控螢幕的功能。Mike分享,航空母艦上的工作人員,甚至可用手錶監控心臟狀態。


        航海領域當中,Garmin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。例如,透過改良聲納掃描技術,將原先只能展現幾何圖形的探測系統,進步成立體動畫。


        Garmin最常見的產品是車用導航。無論是汽車、重機、卡車,都有專屬的導航設備。由於導航市場萎縮,為求創新,Garmin結合直覺語音搜尋、三區影音、電視、連結手機裝置等功能,希望提升競爭力。


        Garmin更於於2010年與車廠合作,將車機結合,Garmin負責裝置影音設備。近幾年更與BMW合作,2020年後,由Garmin負責部分車種的影音設備與導航裝置。


        Garmin同時重視民用GPS的市場。由於美國官方釋放權限,開啟了GPS進入民生的時代。相關導航產品可以應用在打獵、訓練犬隻、高爾夫球。Garmin的產品不只能夠紀錄行走路線,使探險者能進行未知路線的探索,也可以打衛星電話,獲得援助。然而受限於法規限制,台灣目前不提供此功能。


        Mike說明,Garmin並非仰賴代工獲利。而是從研發、生產、行銷到售後服務,皆進行垂直整合,藉此獲利。也因此,利潤較單純代工的廠商高。Mike同時解釋,Garmin的毛利率約莫60%,淨利可達20%。同時公司財務健康,目前股價約台幣80元。
Garmin在亞洲區的員工數量近6000人。主要研發中心設立於台灣與美國。其他國家多僅設立行銷據點。Garmin台灣林口廠的員工,大約有5900人,是亞洲區的最大的據點。

◎工程師不只寫程式 也要溝通與創意

        畢業於中山資管所MBA的Jeffery表示,由於Garmin企業非常注重垂直整合,也因此讓後端工程師在設計軟體時,能夠有足夠的想像與創意。


        Jeffery認為,工程師必須具備能將設計理念簡單闡述、清楚說明的能力。「你要能夠說這個東西是什麼、你做了哪些東西,並且提供一個結論。」


        Jeffery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,強調溝通能力的重要。「一進來,就是不停地在跟不同的人溝通。例如行銷、HR、主管、PM。有效的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」


        此外,Garmin非常在意語言能力。由於據點遍布世界各地,所以需要跟外國人溝通。Jeffery提醒,有效的溝通非常重要。也建議多看美劇,了解英文的使用情境,同時建立起溝通的邏輯。

 

 

【KTP U-News記者/中山大學 吳淑貞 報導】

Garmin於中山大學舉辦徵才說明會(吳淑貞 攝)
Garmin於中山大學舉辦徵才說明會(吳淑貞 攝)
Garmin員工福利(吳淑貞 攝)
Garmin員工福利(吳淑貞 攝)
Jeffery分享職涯歷程(吳淑貞 攝)
Jeffery分享職涯歷程(吳淑貞 攝)
瀏覽數: